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广西石灰岩地区一新种——覃塘报春苣苔(Primulina qintangensis Z.B. Xin, W.C. Chou & F. Wen),本种与光叶报春苣苔 [P. leiophylla (W.T. Wang) Y.Z. Wang ] 近似,但叶轮生,叶片两侧近对称,侧脉3对;花序数5~8,一回分枝,每序1~3朵花;花序梗成熟后近无毛或疏被微柔毛;苞片明显较小,约8 mm × 2 mm;雌蕊白色;花盘鲜黄色,可以区别。该种目前只发现有一个种群,成熟个体约3 000株,通过IUCN评估标准,该种暂时被评为易危(VU C1)。  相似文献   
2.
琥珀是一种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天然树脂化石,亦是一种有机宝石。琥珀在全球范围分布较广,尤其在欧洲的波罗的海、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墨西哥、亚洲的缅甸等区域有着大量的发现。全球各地琥珀中,昆虫包裹体最为常见,脊椎动物包裹体数量较少。但相对保存于沉积岩中的传统脊椎动物化石来说,保存于琥珀中的脊椎动物包裹体可以额外提供生物体的软组织、原始死亡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且可以保存比传统骨骼化石更直观、立体、精细的生物形态学信息,为研究生物演化、恢复古环境、古生态和古行为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文中主要总结了来自全球各琥珀产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各种脊椎动物包裹体,包括了非鸟恐龙、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演化信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做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Acetyl-CoA carboxylases (ACCs), the rate limiting enzymes in de novo lipid synthesi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odulating energy metabolism. The inhibition of ACC has demonstrated promising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treating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ransgenic mice and preclinical animal models. We describe herein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a series of disubstituted (4-piperidinyl)-piperazine derivatives as a new platform for ACC1/2 non-selective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4.
5.
周尧 《昆虫学报》1976,(4):438-442
最近我们从全国动物学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借调来大批的角蝉科标本,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从中发现有二新属及二新种,均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现在先把它们加以记载。  相似文献   
6.
中华按蚊类型的问题,过去已有学者作过研究,早在1935年姚、吴二氏曾指出南京的中华按蚊有宽底和窄底两种类型存在(Yao等,1935)。Reid氏在1953年报告马来亚的中华按蚊类型已有7种(Reid,1953)。1958年冯兰洲等报告了杭州中华按蚊有“大型”与“小型”两种类型。继后有张本华、刘维德等和浙江卫生实验院都对这一问题有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附近的佘山,发现短角斑腿蝗自然群体中的一些个体的第8染色体是不等双价体。该染色体的额外片段比较大,由异染色质组成,并在减数分裂中期I和X染色体一样呈现负异固缩现象。在带有这个额外片段的半合体减数分裂时,发现第一次都是均等分离。这个现象与所观察到的下列事实一致,就是这对异形染色体的着丝点与额外片段之间经常只出现一个交叉点,再一次证明交换与交叉一对一关系和交换先于交叉理论的正确性。有关这个片段的来源,从—些旁证指出有可能来自X染色体。 所分析的530个个体中,100个是半合体,3个是带有这个片段的纯合体,因而得知额外片段在群体中的频率为10%。统计分析表明这三种遗传型,即正常纯合体、半合体和额外片段纯合体的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公式,而且在连续三个世代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之间这些频率没有显著的变化。有关额外片段在群体中的平衡机制,我们认为有可能是选择对半合体有利而使这种染色体维持稳定的多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周尧 《昆虫学报》1964,(3):449-454
角蝉科的昆虫,是世界著名的富于拟态性的昆虫。它们的畸形发达的前胸背板给人们以明显的识别的特征。这一科不少种类是果树、森林或农业的重要害虫,造成相当严重的灾害。角蝉科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的共324属2500余种;中国已知的20属152种。 本文记述角蝉科一新属及一新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安全和药效的重大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体外MDR1研究方法——ATP酶法,评价降脂中药复方(Fang-2)及其单方6个饮片水提物与P-gp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中西药转运性相互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标准化制备技术,制备降脂中药复方及其6个饮片水提物。利用基于MDR1膜的ATP酶法,计算MDR1细胞膜的ATP酶活性,考察药物与P-gp的相互作用。结果:1 mg·mL-1、10 mg·mL-1两个浓度中药复方的ATP酶活性分别为27.2、40.0 nmol Pi·min-1·mg-1protein,呈浓度依赖性。6个单方中,泽泻、厚朴、夏枯草与P-gp作用显著,其强弱顺序为:泽泻夏枯草厚朴(50.642.640.0 nmol Pi·min-1·mg-1protein)。泽泻单体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均与P-gp有较强的相互作用,ATP酶动力学研究显示其Km值和Vmax值分别为0.79±0.28μM,2.01±0.67μM和50.57±3.72 nmol Pi·min-1·mg-1protein,56.28±29.6 nmol Pi·min-1·mg-1protein。结论:Fang-2与MDR1存在相互作用,其中泽泻为主要被MDR1转运的饮片,泽泻的有效组分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均是MDR1底物。表明该降脂中药与临床上其他降脂药物的联用时应充分考虑MDR1介导的转运行相互作用,为临床用降脂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记述中国袖蜡蝉科薇袖蜡蝉属2新种四斑薇袖蜡蝉Vinata quattumaculata sp.nov.及三斑薇袖蜡蝉Vinata trimacul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